遲來的年終影視總結 ——2022 我都在看什麼
我看的#
2022 只標記了 76 部影片,是 2021 年的一半。今年可能空閒時間更多了,但是估計有 1/3 的時間分給了遊戲。主要看的 cult 變少了(可能是因為有興趣的都看得差不多了),然後越來越雜。
尺度是我 2022 年看的影視作品,它們的創作時間跨越了超過半個世紀。什麼《邊緣行者》之類的年度出圈大熱就省略了。還是選 2022 年的為主吧,在這一年能有這些作品的出現我已經很滿意了。
Upvoted#
柯南伯格#
因為蕾老師和一些疊加元素,今年有次序地看了大衛・柯南伯格的一些作品,短暫地了解了他的代表性作品。他堅持「生物飛升」哲思幾十年如一日,並且將它的邊界不斷拓寬。我從《感官遊戲》(夢開始的地方)一路看到了 22 年最期待的《未來罪行》,還順便看了一點《蝴蝶君》這樣的編外作品。
《未來罪行》#
對蕾老師而言有點像《法蘭西特派》,對柯南伯格而言有點像最後的造夢計畫。這是我今年最喜歡、最推薦的 cult。人人都沒有犯罪,正如人人都在犯罪。
星戰世界#
今年迪士尼星戰繼續延續高口碑,《波巴・費特之書》、《歐比旺》都是我極讚的作品。當然這兩個作品的粉絲向屬性也很明顯,可能有點愉悅欣賞門檻。
波巴費特之書#
波巴・費特是幹什麼的?摘自 pyq 短評連更:
一#
波巴・費特之書,其實是波巴・費特這個傳奇人物的「後記」。塔圖因星球作為星戰第一階段九部曲的開端,再次在第二階段孕育更多故事。
波巴費特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外傳角色,作為鏈接星戰第一階段九部史詩電影和第二階段多個獨立傳記劇集的關鍵人物,前半生見證了銀河帝國下的大風大浪,現在卻落到了沙漠星球為生存而戰。
或許是《曼達洛人》起得太高了,這部劇看著會有種種遺憾感。可是把它當作一個單獨的太空歌劇,那還是算數一數二的了。現在的第四集開頭的閃回和結尾音樂一響,瞬間帶來了《曼達洛人》單刀赴會的黑澤明致敬的 thrill。
二#
「那個」曼達洛人在《波巴費特之書》第五集竟然已經取到了黑光劍!
第五集是非常大膽地喧賓奪主的一集,只講了曼達洛人的故事,能不能駕馭得住就看最後三集了。在這一集之前,我眼中的第二階段星戰還只是個人傳記集合,這一集一接上直接格局大開,史詩潛力已經展現出來了。史詩不就是每個傳奇的個體匯聚而成的嗎?
最後的新 starfighter,droids ports 懸念預埋。究竟是誰最後會坐在 ports 裡,是絕地 baby,還是失落的 bb?
三#
《波巴・費特之書》第六集看完感覺是朝著「覆水難收」的方向越走越遠了,能不能成就看一把放出的最後兩集的香料戰爭了。如果最後兩集還不講香料戰爭還在招兵买马做準備,甚至拖到第二季才講,那就真的拉了。
本集為了鋪墊派克人的進攻,穿插了一些突兀的片段,包括警長的美式居合道和派克人的炸酒館,作為大主角的波巴費特竟然才幾秒的鏡頭。
本集驚艷的就是明顯的實拍,甚至能看出來古古的幀率和背景的幀率不一樣。在花大篇幅講的盧克訓練古古的部分,甚至能看出來用的鏡頭是老式膠片的那種鏡頭(旋焦和竹林更配?)。
本集名為沙漠中異客,有可能暗示了本季可能就只打小 boss Cad Bane。我甚至有個腦洞,古古看到的不是回憶,而是未來。
四#
《波巴・費特之書》迎來大結局!本集最大亮點就是兩位重量級援兵的登場。編劇沒有拿走古古一如既往的稚氣,也沒有給予它的能力更震撼的效果。最後同巨獸的畫面算是本篇完美的句號了。同《曼達洛人》一樣,它也妙在收斂的表現。
波巴費特最後拿起了塔斯肯的長槍反殺了凱德貝恩。其實本劇三個部分段落明顯,有點脫節;雖然最後這集很好地串在了一起。
我個人覺得最好看的其實是關於塔斯肯部落的前三集,波巴・費特這個角色的塑造也主要通過這幾集來展現。以前的劇集中,塔斯肯部落似乎頑固而不開化,貧窮而落後。通過波巴費特之「書」,我們看到了他們背後的偉大,如同曼達洛人一樣,他們也在一直堅守自己的正道(也正如同《沙丘》中的沙漠部落)。
中途穿插的曼達洛人的回歸記有點太過生硬了,不過也向我們展示了不少「後史詩時代」的星戰世界觀細節。這裡仍然有絕地學院和天行者,有大戰之後的短暫繁榮。
下一部,《歐比旺》!迪士尼 + 還是真的有點東西的。
歐比旺#
兩個人的救贖。細水長流的一部劇。當成電影也不為過。
特別有意思的是,能明顯發現如同《曼達洛人》和《波巴費特之書》一樣,拍攝中使用了一些古典鏡頭,數字時代的最先進的技術配上真實的復古濾鏡,似乎是後史詩時代星戰舞台劇的獨特色調。
下一部應該是兩個月後的《安多》,不過我個人還是最期待還在籌備之中的《阿索卡》(事實上好像阿索卡已經危了……)。
後異型時代#
《異星災變》被砍真的是太遺憾了!雷導絕對值得。
** 這是晦澀和非常硬核的科幻,** 喜歡普羅米修斯系科幻的朋友一定會非常喜歡。它主要講的不是星際大戰和機械飛升,而是人倫、宗教和在細水長流中抽絲剝繭讓人震驚不已的世界設定。
是那種看一遍你會去看解析,看兩遍你會覺得故事太牛,看三遍就會變成信徒的那種劇。
另外,《西部世界》也很可惜,真的,第四季本來扳回來了的。
倒軟不硬的科幻#
人生切割術#
年度最期待續集的劇集。除了長鏡頭很迷之拖節奏外,別的真的完美了。
這部劇集最讓我佩服的是它的服化道。這就是我心中的的完美的 “科幻復古風”,不像《洛基》中的那麼誇張。一切都那麼克制,可能是為了第二季的高潮。
愛死機#
例行推薦!內容好像有點參差不齊,主要是最後一集太 imba 了。請多來點這種。 第一季是現象級的出圈,第二季則是多線開花,慢慢回歸賽博 cult;第三季怕不是要被意識流和沒有深度的故事拍死了,但是最後一集真的太驚艷了,這五星只給它。最後一集我可能只看了十遍吧。
賽博 cult 接受度其實不高,能讓多數人喜聞樂見的(如《賽博朋克:邊緣行者》)就更少了。所以我其實覺得第三季整體而言 “拍” 的不如第二季。
一些驚訝#
狩獵#
難以相信這是李政宰的導演處女座(不會是出道即巔峰吧)!
一部深沉的諜戰片。每個人都在經歷的,或許和國家、歷史正在經歷的完全不一樣,但總是有人在搶奪他們的主導權。 我覺得是轉型後導得非常成功的一部片子,甚至能看出隱約展現的個人的黑暗和深沉歷史的風格。有幾幕很絕。唯一的缺憾就是劇情安排得有點緊密。但終歸是我們拍不出來的題材,和找不到人拍的內容。
1899#
這是我今年最期待的劇集,也是我最推薦的劇集!如果你看過《暗黑》,請一定不要錯過!volume technology + 暗黑的編劇簡直無敵!以下摘自 pyq 簡評。
一#
今年唯一牆裂推薦。很同意那句它和《暗黑》內核是相同的的評價。下面是無劇透評價 [打臉]
和上半年的「分離層」一起,都是今年最有意思的科幻設定了。這部劇從設計上來說應該是沒有續集的,如果有的話得打磨得多好才配的上?
一艘艘船就如同《心慌方》中的矩陣,結尾也像《心慌方》一樣讓人不寒而栗。不是看很多次,還真看不懂各個層次的聯繫。
像《暗黑》這個類型的影片,打造它更像是在寫系統軟件,劇本都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設計的,這樣才會前後自洽和能互相解釋,這也是我最佩服這類劇集的一點。
像黑相集的《棉蘭號》一樣,船這種本來就有限的空間更方便營造緊張感和恐怖氣氛,也更方便在有限的預算裡面緊致地布置交互。
有的對話交待的信息確實來得太陡了,在不暫停的情況下都沒有留給觀眾思考的時間。只有這種劇集願意做這種賭博,創作團隊一定會對它的設定很自豪才會這麼做。事實上真的如此,時長比正片還長的解析已經出來了。
其實一些鏡頭我非常好奇是怎麼拍出來的,它的幕後揭秘一定很精彩。還有一個難見的亮點,就是這部劇大量使用了不同語言,並且做到了演員講出來的時候非常自然:不像一些電影裡面湊數的中文配音,這部劇裡面大量的粵語對話都非常地道,主演裡面英語法語德語相互切換也非常地猛,他們一定用了很多的心。不愧是《暗黑》團隊。
《暗黑》的長度過濾了大部分人,最後的分數確實很高;《1899》觀影門檻低了很多,而且很多人也是神秘學符號學本身接受不能,分數也是從最早鐵粉通宵看完打出的 9 分跌到了這裡,不過時間還是會證明的 [社會社會]
二#
《1899》放出了官方的製作特輯(網飛,50 分鐘版本):
- 居然在戴口罩,正是新冠剛爆發的時候拍的
- 專門講了在這樣的國際化演員陣容上對他們自己講自己語言的努力和重視
- 已經在很多幕後看過 volume 技術了,但是這裡展現出來的一些場面還是讓我十分震撼,真的太真了
- 使用的舞台竟然是當年拍《大都會》的地方!
- 輪機艙的控制中心竟然是純手工打造的蒸汽朋克!
- 演員都談到了主創的燒腦構思的不可思議,甚至他們自己都感到迷惑,帶著這樣的疑惑甚至能更貼切地演戲
- 算是官方默認嗎?第二季太空背景確認
纸钞屋(韩版)#
竟然是披著動作外衣的政治劇!
這裡需要糾正一下豆瓣,按照正式劃分,前十二集都算第一季。
初戀#
不要在冬天看。
2023#
等____
等了太久了!終於回歸 “正常” 了!
2023,請多來點後疫情時代的片、多來點恐怖片、多來點《菜單》、多來點計畫之中的續集(點名《沙丘》);最重要的,多來點電影和劇集,任何類型的!